走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技术之一。有效的走位不仅能规避敌方技能伤害,还能创造反击机会。垂直走位(Y轴移动)是基础中的基础,由于大多数技能以X轴为主要攻击范围,保持上下移动能显著降低被命中的概率。同时需注意斜向移动速度较慢,优先采用直上直下的螃蟹走位以提升躲避效率。预判敌方技能前摇动作并提前调整站位,比单纯依赖反应速度更为可靠。
决斗场中的墙壁、草丛等障碍物可阻断直线型技能,例如在敌方释放大范围X轴攻击时,迅速贴近墙壁或绕至障碍物后方能完全规避伤害。部分忍者技能如影分身之术具有追踪特性,需通过地形切割视野或卡位迫使分身失效。地图边缘虽能限制敌方走位,但也可能让自身陷入死角,需根据战况动态调整站位。
高水平对决往往通过反向走位打破常规预判,例如当敌方替身后大概率向下路释放技能时,保持原地不动或反向上路移动可诱导其技能落空。压走位技巧则强调通过持续施压迫使敌方进入预设攻击区域,这需要结合角色特性——远程忍者保持中距离压制,近战忍者通过瞬身术缩短间距。冷静观察敌方技能冷却时间,在关键技能真空期主动压迫走位能大幅提升主动权。
实战中需将基础操作与战术意识结合。连招后的闪避是必备技巧,敌人倒地起身时的无敌帧需通过后撤步规避。替身术的使用时机应与走位联动,例如角落被追击时采用停顿式Y轴移动——在敌方普攻后摇瞬间停顿再续接移动,能有效拖延时间等待技能冷却。通灵兽的释放可压缩敌方走位空间,但需注意先手逼退其至狭窄区域再使用,避免被大范围位移技能反制。
练习场中针对主流忍者的技能范围进行专项躲避训练,例如须佐鼬的勾玉、长门的炮等高频威胁技能。录像复盘时重点关注走位失误点,尤其是被起手时的站位选择是否合理。建议初期选择攻速快、后摇短的忍者如波风水门,通过其高机动性降低走位容错压力,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战术组合。